下面引用由王克己在 2004/02/26 02:30pm 发表的内容:
潘先生的临作让人受益匪浅,更好的是和大家打成一片,专家版块,就这里比较实际.
子贞对王字的重新认识,和陆维钊先生晚年针对兰亭所谈的看法极其相似.
下面引用由白菜在 2004/08/05 07:49pm 发表的内容:
看先生书,深为震撼,想投潘师门下啊
下面引用由步雪堂堂主在 2004/11/01 05:23pm 发表的内容:
只是不知先生临此帖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可以如此传神?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4/11/01 09:43pm 发表的内容:
早年,见人有珂罗版精印墨皇本圣教序,翻阅之下,特喜何道州此诗跋,开口向他借看一二日,想临一通,但是遭到推三托四的婉拒。我对此跋魂牵梦绕许久。后来,买到一册,尽管印刷很差,后面的何跋还是保留着的。于 ...
下面引用由汉江风日在 2004/02/24 02:49pm 发表的内容:
潘老师的临帖功夫实在是好,气息高古,脱尽铅华。“耐住寂寞二十年”这种习书心态尤其值得我们后学学习。向潘老师问好!
原帖由 zgh69 于 2006-4-3 15:50 发表
佩服潘先生的人品和造诣!
有一问题请教一下:在书写时行笔快点线条会轻薄滑溜些,慢点(指抖笔)行笔虽线条沉着诨厚.但是不是有重复之廉__就象在原来的笔划上再写一遍地一样?还是我抖笔时一起一伏的技术没有 ...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4-11-1 21:43 发表
早年,见人有珂罗版精印墨皇本圣教序,翻阅之下,特喜何道州此诗跋,开口向他借看一二日,想临一通,但是遭到推三托四的婉拒。我对此跋魂牵梦绕许久。后来,买到一册,尽管印刷很差,后面的何跋还是保留着的。于 ...
原帖由 lxjc 于 2004-8-1 17:24 发表
专家版块的其他专家应向潘老师学习——与我等看客打成一片,才能发挥网络互动的优势……果能如此,则书坛幸甚晚生幸甚!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