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请潘老师斧正,非常感谢您! [打印本页]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4-28 19:09:21     标题: 请潘老师斧正,非常感谢您!

请潘老师斧正,非常感谢您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4-28 19:10:04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4-28 19:10:45

: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4-28 19:11:33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4-28 19:14:11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8-5-2 12:39:48

看过。《大字阴符经》正是目下书法江湖论坛的讨论热点,不妨看看各位意见以为参考。

足下所临,应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所可言者,于同一件法书,不同人临来由于书法理念和喜好视角的不同而会有各自的特点,尤其到上了年岁学程较长的时期,出入会更大。

傅青主曰:“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矣。……所谓篆隶八分,不但形相,全在运笔转折活泼处论之。”亦篆隶书法正脉失传已久之后痛乎言之,慨乎言之!当然,那时对篆隶书法还在渐渐探索以求复兴之中,傅山对篆隶书法运笔的理解也未必完全透彻。但是,真书当自篆隶落下这一点确实已经觉悟到了。而只在唐人以下取法和上溯魏晋、汉魏乃至秦汉三代再落下学唐人之学书二途,亦渐见分明。其中意趣,人各不同,自有所取,亦难求一致,强人所难。这是我回复网授班一学员的帖子,转此聊供参考。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5-4 13:18:18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8-5-2 12:39 发表
看过。《大字阴符经》正是目下书法江湖论坛的讨论热点,不妨看看各位意见以为参考。

足下所临,应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所可言者,于同一件法书,不同人临来由于书法理念和喜好视角的不同而会有各自的特点,尤其到 ...

非常感谢潘老师详细的点评
作者: 夏云    时间: 2008-5-4 13:20:41

我已经将您的评论打印下来
慢慢体会..
再次感谢潘老师!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