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朱东润先生的书法及潘师对他的评介 [打印本页]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09:43     标题: 朱东润先生的书法及潘师对他的评介

昨天是复旦已故教授朱东润先生110周年诞辰,复旦中文系为此举行了朱先生的学术研讨会。朱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学家、传记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书法素为学林所重,而不为书界所知,后经潘师向当时《中国书法》主编刘正成力荐,出了朱先生的专刊,其名才为书界所重。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11:28

朱先生临贴之二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12:36

朱先生作品之一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42:19

朱先生作品之二:《木芙蓉歌》。此诗写于抗战时期,当时朱先生任教于武汉大学,随校迁至四川乐山。先生居室外有木芙蓉,高三丈,“经秋怒放,极尽妍态”,见此情景,国难家仇,涌上心头,加上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遂作此歌。先生以传记文学创作名世,此为生平第一得意诗歌。四条屏写于1949年,为贺儿子君遂新婚而书,其时先生正值盛年,精力尚旺,四条屏一气呵成,可视为其篆书代表作。
    歌曰:江南风急凋玉树,江北魂消无觅处;秋闺手揽万屡愁,独下瑶阶背琼户。一径苔痕印深浅,画堂冷落双飞剪;萧森洞户太凄凉,海棠无力芭蕉卷。露碧霜清点点寒,啼红怨绿泪阑干;缄愁欲寄七千里,陇上云封百八盘。谁知寸步隔天地,烽烟处处归无计;仙家未许种胡麻,机中空负回文字。坐对芙蓉唤奈何,拂槛窥镜娇无娜;寒天犹觉慵脂粉,归来笑指醉颜酡。艳艳皑皑雪映霞,锦团绣簇日欲斜;但见他乡花朵好,不道洛阳苦忆家。山外秋寒枝扑簌,山里云深花覆屋;可怜锦瑟怨年华,平生不羡长生乐。万壑千岩魂梦随,双双年少倚香红;安得百年住此中,一生常伴木芙蓉。
     条屏款为:己卯,余客乐山,窗外有木芙蓉方可三丈,经秋怒放,暾烘曛炙,回皓成绛,俯仰深浅,尽态极妍,既爱其光彩,感而有赋。

[ 本帖最后由 yewufengyu 于 2006-12-6 18:46 编辑 ]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43:58

《木芙蓉歌》之二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55:40

《木芙蓉歌》之三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8:57:40

朱先生作品之三:赠施蛰存联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0:45

朱先生作品之四:赠潘旭澜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2:52

朱先生作品之五:手稿《梅尧臣传》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3:58

朱先生作品之六:九十自寿诗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5:18

潘师对朱先生书法评述之一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6:39

潘师评述之二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7:32

潘师评述之三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6 19:08:19

潘师评述之四
作者: 听雨斋主人    时间: 2006-12-10 11:38:43

拜读。朱先生的书法艺术值得继续研究与发扬。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11 15:52:16     标题: 回复 #15 听雨斋主人 的帖子

潘师认为在复旦已故教授中有三大书家:王蘧常、郭绍虞、朱东润(在下以年龄为三位已故长者排序,并不区分其书艺高低)。王先生为大家所熟知,郭、朱两先生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郭先生是文革后上海书协第一届主席,朱先生在文革前就和沈尹默先生同为当时上海某书法研究机构(名字忘了,手头没书,无法查证)的七理事之一。从潘师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朱王两先生同出桐城后学唐文治先生门下,朱先生虽比王先生小几岁,但入唐门尚在前面,故以此自喜。其实,朱先生不仅仅出自唐门,唐先生于他有知遇之恩。据朱先生的孙婿吴格教授说,朱先生年轻时家里很穷,是陪伴一位同乡富家子弟来南洋公学读书的,作为校长的唐先生爱其才,免收学费,并资助他读书,为朱先生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sql2000    时间: 2006-12-11 17:32:10

喜欢朱老篆书....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6-12-12 13:07:12

原帖由 yewufengyu 于 2006-12-11 15:52 发表
潘师认为在复旦已故教授中有三大书家:王蘧常、郭绍虞、朱东润(在下以年龄为三位已故长者排序,并不区分其书艺高低)。王先生为大家所熟知,郭、朱两先生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郭先生是文革后上海书协第一届主 ...

你的年齿排序不对。应该是郭((1893~1984)-(1896-1988)-(1900—1989)。

[ 本帖最后由 潘良桢 于 2006-12-12 13:54 编辑 ]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12 13:50:42

这是我的笔误,本意是以三位的生年为序。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6-12-12 13:55:34

原帖由 yewufengyu 于 2006-12-12 13:50 发表
这是我的笔误,本意是以三位的生年为序。

生年为序也不对。
作者: yewufengyu    时间: 2006-12-12 14:04:03

谢谢潘师指出,我从网上查到王先生的生年为1890年,现又仔细查了一遍,应为1900年。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