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网授

标题: 近作请潘老批批!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12:14     标题: 近作请潘老批批!谢谢

狼毫笔书写。
夹江5年陈纸
一得阁墨
一般石砚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14:51     标题: 楷书创作

近读白谦慎先生所著《傅山的世界》,有感而用钟、颜笔法入之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17:04     标题: 局部

结字趣味性,从阴阳中求得中和。呵呵,只是这样想哈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19:18     标题: 斗方拙作

主要求得气息的贯通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21:21     标题: 局部

一种印象由此而生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25:10     标题: 行书单条

与夹江恩师陈文祥同爱陶博吾百年孤寂,其人其诗。故有此初略印象。哈哈哈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26:45     标题: 局部

吾喜书如其人。自然,活出自我为我所求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33:11     标题: 横披拙作

此生爱弘一、八大、陶博吾之个性。
想起了诗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来无人管。
又想起了弘一的诗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34:40     标题: 局部

小楷。于安静中求得不安静,于不安静中求得安静。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36:24     标题: 小斗方一件

陈文祥所制笺纸所书
作者: 周琪力    时间: 2006-10-11 23:38:40     标题: 斗方

夹江长纤维纸
小楷七紫三羊
一得阁
苴却砚
作者: 潘良桢    时间: 2006-10-12 20:19:09

好久不见啦!

看过。写得还不错。我也非常赞赏和佩服陶博吾先生的艺术成就。他一生几乎在默默无闻中过,直到暮年才被“发觉”和“发掘”!几乎是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老人家到了上海,在刘海粟美术馆办个展。可惜我没有见到他!我觉得,陶老艺术最值得人吸取的是笔下的沉郁之气。你说呢?

书法所追求的境界,人的各个年龄段似乎应该各有其特定的与年龄相称任务。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过早追求“似出不经意间”的萧散。我以前好像说过吧?1989年我去灌县开会,一位蓄须的年轻人让我看看他的作品,我说:“你现在这个年纪,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写。到将来你再写成这样,就真正出乎自然了。”

随口说说,聊供参考。




欢迎光临 函三楼书法网授 (http://y10.hsl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