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请潘先生和诸位江湖网友赐教!
以前在读卫夫人《笔阵图》时,对“陆断犀象”一句未求甚解,只含糊地理解为写出的撇应该像犀角和象牙一样坚实有力。近来有学生询问这句话的确切解释,不敢信口开河,请潘先生和诸网友赐教。 承问,检我所读的《历代书法论文选》中卫铄《笔阵图》,在书页上有我以前所作摘录,且简述于下,聊供参考——大概因为古时争战械斗有水战陆战的缘故,古人形容宝剑之利,常常分别说它在陆上如何水上如何。如《战国策》称:“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曹子建《七启》则有谓:“步光之剑,华藻繁缛,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陆断犀象……”《笔阵图》此处的“陆断犀象”或即来自《七启》。所以这四字的意思是丿当如剑之利。另,传唐欧阳询《八诀》在丿下的说辞为:“丿,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笔阵图》这一条的具体说解。
衷心感谢!!
感谢先生赐教,解决了我的困惑.在读欧阳询《八诀》的时候,我把这句理解成"被利剑截断的犀象之角牙",所以会有上边的误解.先生学识渊博,晚辈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读书一定像先生这样严谨精细.祝先生身体健康!生在网络时代真是幸福!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6-3-30 20:31 发表
承问,检我所读的《历代书法论文选》中卫铄《笔阵图》,在书页上有我以前所作摘录,且简述于下,聊供参考——
大概因为古时争战械斗有水战陆战的缘故,古人形容宝剑之利,常常分别说它在陆上如何水上如何。如《战国策》称:“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曹子建《七启》则有谓:“步光之剑,华藻繁缛,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陆断犀象……”《笔阵图》此处的“陆断犀象”或即来自《七启》。所以这四字的意思是丿当如剑之利。另,传唐欧阳询《八诀》在丿下的说辞为:“丿,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笔阵图》这一条的具体说解。
谢谢 潘师解惑,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潘先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