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1:44:11

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1:48:05

本帖最后由 大江 于 2014-7-15 15:11 编辑


接上面的何园。西园楼台极富层次,
在水池北面,有上下两层的七楹楼房,中间三间稍突,两侧两间稍
敛,歇山顶式建筑四角昂翘,就像振翅起舞的蝴蝶,我们称之为
“蝴蝶厅”。这里原为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之处,所以也称“宴厅”。
这些厅堂一个个都装扮得极为富丽,厅内术壁上雕刻有历代名碑字画。
如苏东坡的竹,郑板桥的兰,唐寅的花鸟,曹操的诗等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1:50:18

本帖最后由 大江 于 2014-7-15 15:11 编辑

与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清《江都县续志》卷十二)又据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载: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
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曾旅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蜀冈。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无山,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而叠石增山是很讲究的,必须运用高度技巧。
园内假山传为石涛所叠,结构别具一格,采用下屋上峰的处理手法。主峰堆叠在两间砖砌的“石屋”之上。
有东西两条道通向石屋,西道跨越溪流,东道穿过山洞进入石屋。山体环抱水池,主峰峻峭苍劲,配峰在西南转折处,
两峰之间连冈断堑,似续不续,有奔腾跳跃的动势,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也符合画山“左急右缓,
切莫两翼”的布局原则,显出章法非凡的气度。专家们认为,片石山房叠山之妙,在于独峰耸翠,秀映清池,当得起“奇峭”二字。
石壁、石磴、山涧三者最是奇绝。 片石山房于1989年复修,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额系移用石涛墨迹
。此园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
表现了石涛诗中“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1:51:48

片石山房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1:53:01

片石山房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1:55:46

胡子第二季

片石山房再遇胡子,此君来自欧洲某国。 自言来到中国数月,终于见到我们班上都市野狐禅兄这样有男人味的男人!
于是不合影是不行的!  看来西方的逻辑极其严密: 胡子=男人!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2:03:12

驱车前往扬州著名景点大明寺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2:04:40

大明寺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2:06:51

本帖最后由 大江 于 2014-7-15 15:12 编辑

平山堂北的谷林堂建于北宋元枯年间(1086~1094年),系苏东坡由颖州徒知扬州时,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建,取东坡"深谷下窃宛,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字为堂名。
堂内悬有槛联和书画等作品,环境十分清幽。谷林堂北即欧阳修祠,又名六一祠,系清光绪五年(1879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建。词面阔5间,前有回廊,方梁方柱,挑槽飞角。
词壁上嵌有根据清宫藏本摹刻的欧阳修像,由于光线和观看角度的关系,远看白须,近看黑须,神态自若。词中悬有"六一居士"匣额,原为欧阳五塘书题。
平山堂是游目骋怀的好地方。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这是名闻遐迩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太守时所建。
可敬的是欧公不为世俗所羁,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岗,于是在此建堂。
史载,每到暑天,公余之暇,他常携朋友来此饮酒赋诗,他们饮酒方式颇为特别,常叫从人去不远处的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分插百许盆,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歌妓取一花传客,
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则饮酒一杯,赋诗一首,往往到夜,载月而归,这就是当时的击鼓传花。如今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匾额正是追怀欧公的轶事。








大江 发表于 2014-7-12 22:08:34

平山堂继续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雅集扬州 逸翮焦山--函三楼书法网授班第七期雅集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