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5:49:43

本帖最后由 蠡甫 于 2013-7-2 16:32 编辑

寻访弘一大师的足迹
第一站,来到厦门南普陀寺

      历史有许多偶然。弘一法师原本是要到泰国去的,被陈嘉庚的胞弟陈敬贤介绍到南普陀,就留了下来。他人生的最后最后14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闽南。
      1924年,南普陀住持转逢法师征得各方同意,将南普陀寺献为开放的十方丛林,会泉和尚成为首任方丈。次年寺中创办闽南佛学院,后来又创办佛教养正院。因为这次改革,南普陀才成为迎纳十方高僧大德的丛林禅寺,驰名中外。1927年,当时正在大声疾呼佛教改革的太虚法师接任南普陀方丈和佛学院院长,将禅寺作为他的实验基地。不久,弘一大师来到厦门弘律。
      弘一法师喜欢闽南,是因为南国的气候适宜他的身体。蔡冠洛1933年邀法师返浙,他回信说:“闽南冬暖夏凉,颇适老病之躯。”法师的身体不好,他最初跑去断食,便是因为日本杂志说断食有益于健康,没想到断食却成了他出家的直接原因。法师提倡的律宗,乃是佛教里戒律最严格最繁琐的教派,他一直严格遵守衣不过三和过午不食的教条。衣服不过三件,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呆在寒冷的北方,有次一个和尚跪请弘一法师去西安讲经,弘一法师无奈,留了一张遗嘱就跟着上了轮船,刘质平看到遗嘱后,知道法师熬不过北方的严寒,忙追赶轮船,从三楼把法师背了回来,两人抱头大哭。
      读弘一法师的年谱,知道法师的身体也受不了酷暑。他在厦门住着,一到四五月份,就要考虑换个地方避暑,例如去青岛、温州或泉州。他在《南闽十年的梦影》中便说:“到四月,怕天气要热起来,又回到温州去。”另外,他在厦门过年也不多。头两年,他都去南安小雪峰寺度岁,后来又喜欢上了晋江的草庵,在那里度过了三个除夕。这大约与气候无关,他喜欢清静。
      法师晚年一直来往于厦漳泉各地的寺院,云水行脚,居无定所。我后来才知道,律宗对僧人的居住也有一些要求,说是要常易住处,勿于一处贪着不舍。1929年,他的朋友和学生感到不安,集资为他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造屋三椽,他前后只去住过4次。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5:51:32

2009年,南普陀寺为弘一法师竖立一尊永久雕像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5:56:06

寻访弘一大师的足迹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5:56:57

在大师铜像前合影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6:04:09

登南普陀后山五老峰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6:08:51

当晚入住集美学村,继续交流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6:09:56

当晚入住集美学村,继续交流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6:10:22

当晚入住集美学村,继续交流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6:12:01

当晚入住集美学村,继续交流

蠡甫 发表于 2013-7-2 16:13:09

当晚入住集美学村,继续交流
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查看完整版本: 弘道——书法江湖 · 函三楼书法网授班第六期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