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yxl 发表于 2005-10-4 17:51:44

欣赏

0o 发表于 2005-10-5 06:51:59

下面引用由cadba在 2005/10/01 12:17pm 发表的内容:
欣赏了!!!!
不喜欢石头颜色,土。

可惜了潘先生的字!!竟用假石材(看图,哪有完全相同的石纹),换成天然石头嘛,名校更要忌讳这些好看的假东西,特别在这个时候,要不了几年就会退色、变残!!

香浓咖啡1 发表于 2005-10-5 09:27:10

下面引用由0o在 2005/10/05 06:51am 发表的内容:
可惜了潘先生的字!!竟用假石材(看图,哪有完全相同的石纹),换成天然石头嘛,名校更要忌讳这些好看的假东西,特别在这个时候,要不了几年就会退色、变残!!

是效果图啊!还没刻呢

就此成名 发表于 2005-10-6 00:14:23

淳古堂 发表于 2005-10-6 01:05:03

复旦要用这种书写水平的隶书来做纪念碑,真是有点降档次,定位未免低了些.......谁写的且不用论,厚重不够是大事,有悖文化主体上的意义拓展,会被后人笑话的。 

ylli 发表于 2005-10-6 02:04:17

下面引用由淳古堂在 2005/10/06 01:05am 发表的内容:
复旦要用这种书写水平的隶书来做纪念碑,真是有点降档次,定位未免低了些.......谁写的且不用论,厚重不够是大事,有悖文化主体上的意义拓展,会被后人笑话的。 

以兄高见,
当用何字体,
由谁来写才定位够高?

什么是“文化主体上的意义拓展”?
与“厚重”有什么联系?
“厚重”又是什么?

泽雅 发表于 2005-10-6 07:41:16

下面引用由淳古堂在 2005/10/06 01:05am 发表的内容:
复旦要用这种书写水平的隶书来做纪念碑,真是有点降档次,定位未免低了些.......谁写的且不用论,厚重不够是大事,有悖文化主体上的意义拓展,会被后人笑话的。 
听老兄言论我先哑然失笑,我终于知道复旦当初为什么没有重用 潘先生了.在许多人眼中现今复旦还有许多书画名家,至于一国之大名家自然如过江之鲫,呵呵.
也许在淳古兄眼中“厚重”书风,先要用笔“重”,重能显其大显其厚,唯线条粗才显其壮,呵呵,我知道现在一些有“震撼力”的作品了,于是石门、礼器就不如唐玄宗粗壮、厚重了。我这一盲者真不知道艺术的“大象”究竟象绳子还象扇子,我不选择求助亲友团,也不选择求助专家,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哈哈哈。。。

万戈 发表于 2005-10-6 09:09:00

1、的确想看到写在纸上的作品;
2、要是假石,还真的可惜了!
3、再想听听关于以汉隶还是其他书体用与碑文的讨论;

用之 发表于 2005-10-6 09:53:55

望潘师能把原作发上来。

北亳散人 发表于 2005-10-6 09:59:40

张迁的好底子!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复旦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