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18 13:10:13

敬请潘老师指教!

拙作写于峨眉山下"一线散居".
敬请潘老师指教!浪樵在此谢过矣!

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18 13:15:14

拙作二

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18 13:16:59

拙作三

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18 13:20:37

拙作四

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18 13:23:17

拙作五

潘良桢 发表于 2005-5-19 11:49:23

欢迎光临!谢谢信任!

看过所示大作,又生“蜀中多奇才”之叹!觉得足下于书法很有想法,下笔也多才情。一楼很喜欢,二楼线条过于疏松。我多年前去灌县开书学会,也曾遇见几位蜀中青年书家,他们给我看字,我说:“足下尚年轻,先且不去写那样的字吧。”不知足下年纪多少?

蜀人 发表于 2005-5-19 19:01:58

哈~
出处与潘师能攀上亲哦.

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20 21:04:56

谢谢潘老师!!
   拜读潘老师真诚而精辟的指点!无名小卒浪樵有此数言乃三生有幸!对潘老师的指点我是心悦诚服!
   晚辈浪樵周琪力乙酉十月二十又九.因每年上半年工作出差在外,不能动笔.只能在旅店读帖和下半年习书.
   当然,潘老师后面所举灌县开书学会一例,晚辈知其另外之意.晚辈将牢记在心!永远激励自己.年轻主要的精力和功夫应放在基本功上.涉猎各时代精典书作.选择适合自己情性的书体,数十年如一日不弃.将各书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化为己用.不知我所理解的是否正确.再次请潘老师赐教!
    顺颂
时绥!
                                乙酉年浪樵拜上

潘良桢 发表于 2005-5-21 15:45:38

下面引用由周琪力在 2005/05/20 09:0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潘老师!!
   拜读潘老师真诚而精辟的指点!无名小卒浪樵有此数言乃三生有幸!对潘老师的指点我是心悦诚服!
   晚辈浪樵周琪力乙酉十月二十又九.因每年上半年工作出差在外,不能动笔.只能在旅店读帖和下半年习书 ...

足下聪明,自能体悟,不必细说了。

周琪力 发表于 2005-5-21 20:20:05

再次谢谢!
说实话,我接触了很多有志于书艺的年轻友人,他们在执着求艺道路上是多么需要像潘老师这样德高望重而又真诚关心年青一辈的帮助啊!唉,现今很多有名的长辈只顾自己的发展和名利,忘却了下一辈的长大.像欧阳询、颜真卿这样书艺成就极高,同时又不忘下一辈在艺术道路上成长的艺之大儒何日重现?可悲矣!可叹也!
请潘老师原谅,晚辈的狂言乱语!!我只是有感而发。一吐为快!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敬请潘老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