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良桢
发表于 2005-5-12 21:01:16
十一。
ylli
发表于 2005-5-12 22:38:59
神品
很难想像这是病中所临
玉车
发表于 2005-5-12 22:51:43
下面引用由ylli在 2005/05/12 10:38pm 发表的内容:
神品
很难想像这是病中所临
同感,
病中习颜,可舒豁达之气。更钦佩潘老一丝不苛、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
雅思斋主
发表于 2005-5-12 23:21:13
潘老师家里还留很多临帖吧?可否让我们爱好者掏点出来?
宾南
发表于 2005-5-13 08:13:51
从潘老师这个临帖,
我倒是看出了颜字确实很有想法,
以前把一些颜字的写法“视为具文”了,
很是对不住颜真卿了。
上面这位网友,
如果想购买潘老师的临帖书法,
可以与“不系归舟”联系。
狼朗
发表于 2005-5-13 09:01:20
谢谢潘老师
狼朗回头再作学习、参考、对比
争取有些启发
也许该是时候写写麻姑或颜氏家庙了
再和勤礼来个对比
看看能不能悟出点门道
再次感谢潘老师的帖子
感激之情实在难以言表
只有铭记于心……
潘良桢
发表于 2005-5-13 09:49:32
下面引用由宾南在 2005/05/13 08:13am 发表的内容:
从潘老师这个临帖,
我倒是看出了颜字确实很有想法,
以前把一些颜字的写法“视为具文”了,
很是对不住颜真卿了。
...
对于颜,确实还很有发掘余地。真书一味粗豪,一味蠢笨,甚至臃肿,怕非真颜。颜书碑版极多,但非千碑一面,而是在一以贯之的主调之下有着丰富的变化。凡大书家皆然,故千万不能驾一御万,以先入之见主观地去简单化。说颜行草好,真书不好,只能让初学者打基础,怕也不确。当年赵冷月先生忽然觉得无可师法走投无路之时,请教来楚生先生,来先生答以“这么好的颜真卿,为什么不去学学?”此事实可供人三思。
HUANU1212
发表于 2005-5-13 10:02:51
"千万不能驾一御万,以先入之见主观地去简单化"实为同仁者鉴也
体验心情
发表于 2005-5-13 20:52:38
潘老厚道之人也!我收藏他的作品图片最多了,精彩、清晰.几乎拿下了全部!
谢谢潘老!
体验心情
发表于 2005-5-13 21:03:16
由于一直都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平时实难看到好的书法线条。章老与潘老的清晰书法图片,使我大开眼界,加深了对线条的理解。再次感谢二位老前辈和发帖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