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良桢
发表于 2005-2-15 14:11:48
关于“立春”——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潘良桢
发表于 2005-2-15 14:26:51
现在所谓“猴年”、“鸡年”等等,所据为干支纪年,即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得六十个不同组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回,称一甲子。十二生肖即据十二地支而来。详细如下表所示——
天干(十干)名称: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支)名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序 干 支 五行 属相
1 甲子 金 鼠
2 乙丑 金 牛
3 丙寅 火 虎
4 丁卯 火 免
5 戊辰 木 龙
6 已巳 木 蛇
7 庚午 土 马
8 辛未 土 羊
9 壬申 金 猴
10 癸酉 金 鸡
11 甲戌 火 狗
12 乙亥 火 猪
13 丙子 水 鼠
14 丁丑 水 牛
15 戊寅 土 虎
16 已卯 土 免
17 庚辰 金 龙
18 辛巳 金 蛇
19 壬午 木 马
20 癸未 木 羊
21 甲申 水 猴
22 乙酉 水 鸡
23 丙戌 土 狗
24 丁亥 土 猪
25 戊子 火 鼠
26 己丑 火 牛
27 庚寅 木 虎
28 辛卯 木 免
29 壬辰 水 龙
30 癸巳 水 蛇
31 甲午 金 马
32 乙未 金 羊
33 丙申 火 猴
34 丁酉 火 鸡
35 戊戌 木 狗
36 已亥 木 猪
37 庚子 土 鼠
38 辛丑 土 牛
39 壬寅 金 虎
40 癸卯 金 免
41 甲辰 火 龙
42 乙巳 火 蛇
43 丙午 水 马
44 丁未 水 羊
45 戊申 土 猴
46 已酉 土 鸡
47 庚戌 金 狗
48 辛亥 金 猪
49 壬子 木 鼠
50 癸丑 木 牛
51 甲寅 水 虎
52 乙卯 水 免
53 丙辰 土 龙
54 丁巳 土 蛇
55 戊午 火 马
56 已未 火 羊
57 庚申 木 猴
58 辛酉 木 鸡
59 壬戌 水 狗
60 癸亥 水 猪
元旦和今年立春都还在“甲申”,“乙酉”尚未启其元。“申”为猴,“酉”方为鸡。未到乙酉年正月初一,未可即称“鸡年”的原因在此。
渔翁
发表于 2005-2-15 14:58:07
首先谢谢潘老师并给您拜年!
小生有一事请教:
属相和地支相关,共12个,很清楚。
请问潘师:五行和干支、属相是如何联系的,如何推算?
谢谢!
姜海
发表于 2005-2-15 15:21:20
潘先生,听人说您曾下放(插队)在皖南,是否与宝麟先生同在广德?
潘良桢
发表于 2005-2-15 16:02:21
下面引用由渔翁在 2005/02/15 02:58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谢谢潘老师并给您拜年!
小生有一事请教:
属相和地支相关,共12个,很清楚。
请问潘师:五行和干支、属相是如何联系的,如何推算?
...
这个问题涉及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思想、习俗等诸多领域,我知之也不多不深,难以尽述。欲有所知,可看有关著述。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部分“古代文化常识”的几章中有比较简明的介绍,可参看。
潘良桢
发表于 2005-2-15 16:10:15
下面引用由姜海在 2005/02/15 03:21pm 发表的内容:
潘先生,听人说您曾下放(插队)在皖南,是否与宝麟先生同在广德?
是的。然而虽然我们都是从上海去的,可是我们当时并不相识。我在农村,他在县城。
小团子
发表于 2005-2-16 13:10:45
强悍~~~~
姜海
发表于 2005-2-16 16:10:12
下面引用由潘良桢在 2005/02/15 04:10pm 发表的内容:
是的。然而虽然我们都是从上海去的,可是我们当时并不相识。我在农村,他在县城。
潘先生,谢谢您的回答。很想知道您下放的具体乡村名称和具体时间?您在当地还有故人吗?您以后时常来广德吗?
很冒昧,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郎溪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喜欢您的书法。
远天闲云
发表于 2005-2-16 17:03:42
给潘老师拜个晚年。
拜读大文,受益。谢谢。
留时
发表于 2005-2-16 19:37:15
正在学习领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