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39:05
大伙儿又喜逐颜开了,
原来是同行的予予说体会,
貌似说亲眼看过原刻之后,
就如同刻在脑子里了吧?
说得形象生动,
难怪大家释然一笑!
予予身后正好挂着他的条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母摄)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40:58
予予兄谈感受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41:42
予予兄谈感受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46:25
座谈会一边座位的背影,
大家的着装可谓色彩缤纷,
我也希望大家学书要根据每人的特点,
“和而不同”,
不要都成一个样(师母摄)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50:28
众人的目光似乎又转向一个人了,
那是擅长拓碑归舟,
他在讲原刻与拓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说到这,
归舟是如此神采飞扬!
(师母摄)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51:56
二哥也就谈及的碑与拓本的区别,结合自己多年拓碑的经验,做了分析,并讲解了刻碑的刀法做了讲解==
[ 本帖最后由 文利 于 2011-6-18 18:23 编辑 ]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52:54
二哥也就谈及的碑与拓本的区别,结合自己多年拓碑的经验,做了分析,并讲解了刻碑的刀法做了讲解==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54:15
看来二哥的说教得到了秋波的证实,
秋波班长还拿出碑帖印本与执行主席大眼班长对校,
不由大家不信服。
(师母摄)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55:44
予予继续开讲,
大峰补充,
说到会意处大家都笑了。
(师母摄)
文利
发表于 2011-6-18 17:57:34
予予继续开讲,
大峰兄重点也谈了观看礼器原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