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梦人
发表于 2005-5-12 18:57:58
潘师的线条功夫就是捧。感觉也不一样。
平淡如水
发表于 2005-5-12 19:38:50
以潘师的书法水平与谦和的态度知潘师乃真师也。
晚辈向潘师致敬!
班门弄米
发表于 2006-11-8 23:18:00
原帖由 平淡如水 于 2005-5-12 19:38 发表
以潘师的书法水平与谦和的态度知潘师乃真师也。
晚辈向潘师致敬!
说的太好了
痞子剑
发表于 2006-11-12 11:37:00
不错:) :) :) :)
白领中的乞丐
发表于 2006-11-18 09:10:02
:good :good 佩服,学习了!!!!:good
an7009
发表于 2006-11-22 18:19:28
令我佩服,学习!但图片质量不好!
后龙
发表于 2006-12-5 17:59:04
请教潘老师:
晚辈最近也在临《蜀素》,有些许困惑?请教潘老师您在初临《蜀素》时,是先求形似再求神韵,还是一开始就加入己意,追求米书之痛快。
oscar_wood
发表于 2006-12-6 09:54:54
感觉有颜体的味道在里面,不完全是米味。
潘良桢
发表于 2006-12-6 13:18:26
原帖由 后龙 于 2006-12-5 17:59 发表
请教潘老师:
晚辈最近也在临《蜀素》,有些许困惑?请教潘老师您在初临《蜀素》时,是先求形似再求神韵,还是一开始就加入己意,追求米书之痛快。
我开始学米,还在十六七岁,能有多少“己意”?当然是力求亦步亦趋。当时,老辈几乎都不赞成年轻人学米,劝我们中年以后再学,那时书法根基比较好了,有了定力,可以避免沾染习气。原因是因为米字“满纸火气”,过了。我也是在过了很久,阅历稍多,见识略广,才逐渐明白这个道理。米字往往是更多地追求痛快,时而有点夸张过分,一旦学成习惯,确实很难摆脱干净。但是,它的那种爽利痛快,又正好颇合年轻人的心理性格,容易共鸣。这是一个矛盾,也可以说有点两难。怎么办好,就看各人自己的取向吧。可能时过境迁,会有所调整的。所以,我自己知道,自己前后期的临米是不同的。对于我后来的临米,有的年轻人批评为“不爽”,我发会心一笑。
后龙
发表于 2006-12-6 14:23:46
多谢潘老师指教:handshake
写米时真的是很痛快,不过痛快过头就浮了,字在纸上一抖就往下掉。为了避免沾染习气,可否在临米一段时间后,再临时把重点放在其线条和墨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