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良桢 发表于 2004-5-12 12:29:27

近临汉简书

野马尘埃 发表于 2004-5-12 18:43:20

[这个贴子最后由野马尘埃在 2004/05/12 06:44pm 第 1 次编辑]

潘先生功夫了得,但晚生似乎觉得少了天趣,不知对否?

渔夫 发表于 2004-5-12 18:56:23

略显干枯,见谅!

水墨才子 发表于 2004-6-18 16:35:51

下面引用由渔夫在 2004/05/12 06:56pm 发表的内容:
略显干枯,见谅!

有同感!我也写武威汉简的。感觉潘老师在处理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笔画上没有处理好。比如第二个字“矢”的最后一笔捺,本是全字的精彩之处,原来的笔画是雄健粗旷的,可老师写的有点肉了。有一些横笔,比如最后一行的“下”收的太尖了。汉简的收笔特别是长横,以平直为宜,基本是横向略去,与汉碑的小雁尾不同。就算有尖,也是收得很急,没有这么长的过度。
不到之处,老师海涵,晚辈口无遮掩,冒犯了!

水墨才子 发表于 2004-6-28 08:48:53

潘老师,最近我就我个人写的汉简请教了国内有名的武威汉简书家,他们说在横划的收尾处不要太尖了,也不要刻意照原贴取字型,写的飘一点,别写那么死板,握笔非常轻松,不要太多的顿挫。因为原字是很小竹(木)简上写的,不可能字型掌握的很精确,放大后,一些细小的毛病也就放大了,临写时要注意。以流畅,自然为佳!

刻舟求剑 发表于 2004-6-28 09:07:54

下面引用由水墨才子在 2004/06/28 08:48am 发表的内容:
潘老师,最近我就我个人写的汉简请教了国内有名的武威汉简书家,他们说在横划的收尾处不要太尖了,也不要刻意照原贴取字型,写的飘一点,别写那么死板,握笔非常轻松,不要太多的顿挫。因为原字是很小竹(木)简 ...
学习重在取与舍,不知取舍即不知学为何物.武威汉简书家是赵某吗?哈哈我不看好他.

刘唐 发表于 2004-7-2 16:01:29

是甘肃的赵某吗?他写的不灵!

宾南 发表于 2004-7-12 00:06:38

这个写得精彩!

佩服佩服!

有话好好说 发表于 2004-7-12 02:29:55

下面引用由水墨才子在 2004/06/28 08:48am 发表的内容:
潘老师,最近我就我个人写的汉简请教了国内有名的武威汉简书家,他们说在横划的收尾处不要太尖了,也不要刻意照原贴取字型,写的飘一点,别写那么死板,握笔非常轻松,不要太多的顿挫。因为原字是很小竹(木)简上写的,不可能字型掌握的很精确,放大后,一些细小的毛病也就放大了,临写时要注意。以流畅,自然为佳!

呵呵...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我见过你的字。
就你的认识水平,
在潘老师的面前你只有学习的份。
还轮不到你指教。
呵呵...

再写十年或许再看看你这段话你也会笑出来。
哈哈... ...


向潘老师致敬!!!

南方一鹤 发表于 2004-7-12 06:43:50

网上要平等待人,把别人嘴堵住,发上来讨一片赞歌?????
我看临的是不好,侧锋过多,线条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近临汉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