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潘老师给学生指点
潘师您好!!!我 临习张猛龙已近一年,总觉得有点生硬,今观阴符经,喜其笔意显露,潇洒流畅,自以为可以补我板滞之弊,便随手临了下来,乞潘师多多指点,我如在学习张猛龙的时候,兼习阴符经,不知这样可否,请您老给拿个主意,并请多多指点!
学生叩谢!!! 看过。
足下这几年临写过篆隶、魏碑、唐碑,这次又见临写托名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应该说已经大致历经中国书法史的主要发展阶段,问题是如何认识理解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我的看法,笔法自秦汉而汉魏,一下经六朝而至隋唐,渐次由“古法”而“今法”,“今法”可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为代表,托名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就是把《雁塔圣教序》的写法予以扩大突出以彰显“褚字”特色。
宋蔡襄已经看到:
“东汉末多善书,惟隶最盛,
至于晋魏之分,南北差异,
钟王楷法,为世所尚,
元魏间尽习隶法。”
北魏《张猛龙碑》虽说开隋唐书风之先,但自身毕竟还是于“古法”保留较多。学书,取“以上贯下”法易得古厚之气,若倒过来一般便落下乘。此见所临《张猛龙碑》,笔下小动作过多,可能是“由下攀上”所致,也可能与近写大字《阴符经》有些关系。是否多取“隶法”堂堂正正写去,可能会靠近些? 潘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叩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