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云山主 发表于 2007-8-7 15:52:03

隶书三页请潘老师指点

隶书三页请潘老师指点.

潘良桢 发表于 2007-8-8 13:01:29

看过。标为三页,只见其一。而情况大致可知。

学作隶书,当取汉碑反复临写。隶书有波画,蚕头燕尾,但后来又有“蚕不双设,燕不双飞”之说。下笔首先要养成“横平竖直”的基本态势,笔下力求扎实沉着。

拿云山主 发表于 2007-8-9 20:27:36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7-8-8 13:01 发表
看过。标为三页,只见其一。而情况大致可知。

学作隶书,当取汉碑反复临写。隶书有波画,蚕头燕尾,但后来又有“蚕不双设,燕不双飞”之说。下笔首先要养成“横平竖直”的基本态势,笔下力求扎实沉着。

谢谢潘老师! 还有几页呢.
"横平竖直", 真是四字箴言.

拿云山主 发表于 2007-8-9 20:29:24

请潘老师详细指点.

skjfisher 发表于 2007-8-10 17:15:32

按潘师常说的,笔下先求圆厚,以篆入隶

青藤门下 发表于 2007-8-10 17:39:41

问候潘老师!
我从事少儿书画教学,谈到“蚕不双设,燕不双飞”时候,
不知到底是"燕尾"还是"雁尾"?
烦您拨冗解答,谢谢!
顺颂暑安!

潘良桢 发表于 2007-8-11 15:07:32

“蚕无双设,燕不双飞”,或作“雁不双飞”,是后来人们为方便,而针对初学隶书的人容易犯的“凡是横画都作波”通病所设置的一个口诀。其实,细检汉人书迹,并不尽然。“雁尾”与“燕尾”,侧面看都上翘,取以形容波画最后的顿挫出锋形状而已。米芾不喜欢颜字的“蚕头燕尾”,有人解释为颜字捺笔出锋处的一顿再向上提出,犹如俯视燕尾之如剪刀开叉。如果一定要这样细究,亦无不可。对少儿讲书法,我意还是不要过细深究这些说法的细节,以免分散注意力,反而把他们弄糊涂了。

matty2006 发表于 2007-8-11 17:22:29

潘老师诲人不倦,值得尊敬!!!

matty2006 发表于 2007-8-11 17:23:23

只有真正热爱书法的人才可能有潘老师的胸襟

青藤门下 发表于 2007-8-26 18:08:04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7-8-11 15:07 发表
“蚕无双设,燕不双飞”,或作“雁不双飞”,是后来人们为方便,而针对初学隶书的人容易犯的“凡是横画都作波”通病所设置的一个口诀。其实,细检汉人书迹,并不尽然。“雁尾”与“燕尾”,侧面看都上翘,取以形 ...


谢谢潘师指点迷津!
后学记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隶书三页请潘老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