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 发表于 2007-1-11 16:11:46

第10-14楼的临书,请潘老师帮看一下

这是临的墙盘

[ 本帖最后由 景龙 于 2007-2-12 14:54 编辑 ]

景龙 发表于 2007-1-11 16:15:56

这是临的中山王方壶

潘良桢 发表于 2007-1-12 20:54:51

看过。临中山王线条细,较好;临墙盘,线条稍粗,笔稍下按,就没有临中山王那样干净利落了。想想,什么原因?

如果能自己找出原因,由自己在实践中悟道,收获无疑更大。

景龙 发表于 2007-1-19 09:10:18

再请潘老师指正!

谢谢潘老师!
墙盘临得有些燥了。
下面是临宾虹老的, 请您看看!

[ 本帖最后由 景龙 于 2007-1-19 09:45 编辑 ]

潘良桢 发表于 2007-1-19 09:40:38

宾翁作篆,已然脱略刻画形迹,一笔写去,洗净匠气而出以卷气,以至有谓缶庐亦不能梦见者,此岂是易到之境地?

景龙 发表于 2007-1-19 09:53:51

潘老师教诲的即是!后学谨记。
不惭再帖一纸,请老师正腕。

[ 本帖最后由 景龙 于 2007-1-19 13:31 编辑 ]

景龙 发表于 2007-2-5 18:39:34

请潘老师再帮看一下

写的隶书。集石门

潘良桢 发表于 2007-2-5 20:24:08

原帖由 景龙 于 2007-2-5 18:39 发表
写的隶书。集石门
看过。已然变奏矣。变得还不错。有的线条是否不要太过分,恪守《石门颂》的圆厚主格调?

景龙 发表于 2007-2-7 13:32:05

潘老师说的是。过分就显得不太古气了。现在看来圆、厚的格调还是没突显出来。

景龙 发表于 2007-2-12 14:28:49

请潘老师帮我看一下临的石门铭和石鼓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10-14楼的临书,请潘老师帮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