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惜草堂主人
发表于 2006-9-28 23:59:17
我的藏品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中青年书法家的作品,唯独没有潘先生的,草兄曾说是我的遗憾。
我喜欢先生的隶书,可市面上恰恰没有。
读了这么多帖子,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佩服先生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有此态度者必长寿!
发一幅先生老师王瑗仲墨宝为先生祝寿!
老黑
发表于 2006-9-29 08:38:25
潘师好幸福啊,有这么多人为你祝寿。
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06-9-29 09:22:42
原帖由 ylli 于 2006-9-28 22:02 发表
能真心的欣赏儿女,
是对儿女的真爱。
向姚老师学习。
小女从小的愿望就是——
向师兄跃林看齐,文理双全。
可惜现在差得多~~~
潘良桢
发表于 2006-9-29 09:32:25
原帖由 老黑 于 2006-9-29 08:38 发表
潘师好幸福啊,有这么多人为你祝寿。
是啊!
区区萧然一书生,一介平民,诞辰能得如此殊荣,都是大家错爱啊!将心比心,难得的是真心。各位的热忱祝福,在下感铭肺腑,一一还礼势所不能,在此一并鞠躬答谢!
吞墨斋主
发表于 2006-9-29 15:22:59
原帖由 书疾 于 2006-9-26 12:10 发表
贺潘老师六十华诞!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不如归去
发表于 2006-9-29 15:32:03
祝贺潘师生日快乐!!!!!!!!!!!
ylli
发表于 2006-9-29 21:44:17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6-9-28 02:12 PM 发表
哦!ylli家的千金喜雨小姐与我同一天生日啊!祝贺啦!她今年也已十二岁,已到“初长成”年华了!
犹记得,1996年11月28日,喜雨进门与我初见,莺声呖呖叫“爷爷”,抱在我怀里,连爹妈都不要啦!
ylli快快发 ...
谢谢潘老师
那时喜雨刚实足一岁
对我尤其有抵触情绪
姚老师送给她的红背心
至今还在
潘良桢
发表于 2006-9-30 10:19:06
“以貌取人”,前贤所戒。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那时,通讯联络,全凭鱼雁。有陌生人来信下问,我尽力按前辈们的榜样一一回复。但与未曾谋面者通信,写来仿佛向壁,没了方向,所以希望得一相片看看对方为何许人物,下笔也就庶几近乎晤谈了。就是现在,我也常常去“网友相册”栏目浏览,无由见面,看看照片也好,似乎并非“以貌取人”也。不过,人的骨相气度,也确有清浊雅俗之别,如谢无量先生,一见照片便惊为天人,顿悟赵松雪之所以被叹为神仙中人也。而ylli初来,一见之下,只觉灵气逼人!
cyfj000
发表于 2006-9-30 10:28:15
祝潘老师健康、快乐!
潘良桢
发表于 2006-9-30 11:01:32
“刮目相看”,也是偶然。
那回也真是巧遇。彼省青年书协换届,乘机在省会办一个高级书法研修班,请诸多名家授课。我初未受邀讲课,只是凑巧到那里办事,而被邀名家中有一位知道我正在彼,遂向主事者建议:“何不请潘先生一讲?”主事者曾到过寒舍有过联系,答道:“怎么把潘先生忘了呢?”我知道,所谓“忘了”,未必是真。但我还是应邀一讲。授课名家,多被“请留墨宝”,我则问津者寥寥。有相熟的学员说,主事者在会场动员大家去要某某先生某某先生写字,怎么没有提到你潘先生啊?我哈哈一笑:“很简单,在讲台上,我是潘老师,一下讲台,我还不如你们呢!”彼省某市的电视台长和纪委书记各要我写了一开册页(不是扇面)。他们在房间翻看所得各家作品,恰巧彼省书协副主席(我不认识的)也进来,遂一起品评甲乙。那个房间共三个床位,空了一床,所以那时刚刚住进一位新旅客。这位新客看他们在品评书法,也凑过头去。见他们对拙作多所谬奖,再看署名,惊叹:“我和他是同事啊!”于是台长书记带他到我住的房间相见。那时已经傍晚了,当晚他请我到街上餐馆去共进晚餐(不是次日)。我点了当地的一个传统名菜——鲶鱼烧豆腐。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