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g 发表于 2006-7-18 15:52:38

潘老师指点 谢谢

潘老师指点   谢谢

qz0570 发表于 2006-7-18 17:46:18

写的非常棒,  帮你顶一下!

一堂和气 发表于 2006-7-19 20:22:04

好象太满了......

潘良桢 发表于 2006-7-21 10:44:00

欢迎光临!

抱歉!图片发来当天就看到了,但那时刚刚回复了一个关于《十八帖》的帖子,觉得累了。接着两天感冒发烧,无力做事,今天稍好,才能来看看。大作看过。扇面难写,一在不平,二在不易安排妥帖。足下所作,颇见费了心思。但可能恰如和气网友所说,满了一些,而有些地方也可斟酌。如第二块从头到底则见上空下密,第三块分为三截也见突兀,一篇文字作品似乎不宜为书写的布局变化而无端作这样的分割,至少要与文字作品的结构变化有点关联。用笔可以再加凝练,某些笔画,如好些丿以及“子”字的竖勾笔画,都有些习气性的过度。文字作品的作者苏轼应该写明的,不然人家会以为这是最后署名者撰书的。当然,《赤壁赋》是名篇,可能多数人知道苏轼所作,而作为通例,还是应当注明原文作者为好。稍稍一读,有少数文字错误,如果还年轻,眼明心亮,是否细心一点?

wzg 发表于 2006-7-21 16:49:35

谢谢潘老师如此细心教导,晚辈一定努力改正

听雨斋主人 发表于 2006-7-22 18:13:07

原帖由 潘良桢 于 2006-7-21 10:44 发表
欢迎光临!

抱歉!图片发来当天就看到了,但那时刚刚回复了一个关于《十八帖》的帖子,觉得累了。接着两天感冒发烧,无力做事,今天稍好,才能来看看。大作看过。扇面难写,一在不平,二在不易安排妥帖。足下所 ...
感谢潘老师为我回复关于王蘧常先生《十八帖》,为我们书法后学提供了最为珍贵的资料。祝潘老师身体健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潘老师指点 谢谢